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9章 回首点滴巨涛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等吃过饭,李易去抄书,李隆基和李成器兄弟两个又睡不着了。

两个人干脆出庄子,灞水有码头,整个长安周围的河流,有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码头,其中渭河上的最大。

两个人带着队伍来到灞水的码头旁边。

白天的码头热闹,晚上的码头闲人少了,装卸货的人却仍然多。

大船多停一天要多花不少钱,需要晚上装上船的货物在半天的时候搬出城,排队。

船上夜间卸货,货物等着天亮在运进城中。

一支支火把随风摇曳,扛工们不用看脚下,扛着货物,一步一颤地在跳板上路过。

码头上还有大架子,架子下面有敞口的笼子,货物装进去,手葫芦给吊起来,再一转向,到岸上。

需要挂钩子的更方便,船上和岸上的人绑好绳子留出扣,钩子往上一挂,起吊。

“工匠们制造的手葫芦愈发精致了。”李成器看到手葫芦有大有小。

“易弟拿出来的东西,别人用着好,必然会琢磨,加以改进,如今大唐只要有水运码头之处,定有手葫芦。”

李隆基提李易,是李易设计发明的好东西。

用铁来制造,商人们依旧无所谓,一个好的吊运工具,能加快工程进度。

商人发现好东西,传播的速度就飞快。

一个码头没有,商人过去一说别的码头如何如何,这个码头立即去学。

比起农具传播的速度还要快,务农的百姓有时习惯了之前的模式,要改变得有个过程。

商人眼中是利,一个月中搬运节省两天时间,一年能多出来将近一个月。

李成器看着杠活的人把一个麻袋片子搭在肩膀上,别人往上摞装着货物的麻袋。

一个麻袋又一个麻袋摞上,堆得高高的,此人一手搂、一手扶,歪个脖子,走在跳板上,颤抖着几下过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