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御街附近,有众多朝廷机构驻地,比如太学与国子监、开封府衙,还有最为热闹的大相国寺,人流量大,极为热闹。
在这御街上,有许多酒楼驿馆,长庆楼就是这其中之一,听说这店自晚唐以来,就一直开着,至今已有两百余年,是正儿八经的老招牌。
或许店家真有点看门的本事,故而有许多老饕客光顾。
也有可能是店中那位说书的先生讲的故事太过传神,即便不是用餐时间,也有许多路人路过此地时乐于停下脚步,听上一听,没准日后也能当做饭前餐后吹牛的资本。
“那李黄闻到一股蛇腥之味,便化为了一滩浓水。而那李倌则与那蛇女同宿了一宿,你们猜怎么着?”
说书先生说到最后,卖了个关子,拿起桌上的茶碗,饮了一口。
周围有人起哄,“还能如何?肯定是共度春宵,做了神仙。”引得众人轰笑。
又有一人道,“那这人可要被那妖精吸尽阳气咯。”
说书先生放下茶碗,清了清嗓子道,“这李倌第二日便被人发现在家中脑裂而死。”
“嘶!”众人倒吸一口气,“乖乖,这厮死得也太惨了。”
赵楷也在这家酒楼之中小憩,他是和刘錡到这附近的金线巷查看店铺装修进度的。
各项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稳步进行,赵楷见天色还早,便到这探听一些消息,放松一下生活。
宋人有三大饮品,酒、茶、汤。
酒可以一日不饮,但茶不可一日不喝。上至官府、下至百姓,都将其看成是米与盐同等重要的消耗品。
尤其是到了北宋末年,达到了巅峰,赵楷的老爹宋徽宗赵佶曾写了一篇《大观茶论》,里面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婺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举,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高雅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