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你这逆子!”赵佶一声暴喝,吓得一旁的霍海一个哆嗦,一个后仰,翻了一个跟斗,仰头看见身边这人身穿淡黄龙袍,又口呼赵楷逆子,立马意识到这位就是当今天子,赵佶官家。
连忙从地上爬起,拍了拍身上的灰,对赵佶拱手,“草民霍海,拜见圣上。”
赵佶见他披头散发,浑身脏兮兮的,心生不喜,不予回答,转头对赵楷,指着锅中的琉璃瓶,“逆子!你就把朕赐给你的琉璃瓶拿来做这个?”
这个琉璃瓶就是前些天赵楷打主意的那个,是前些年交趾上贡的贡品。
当时交趾上贡了数个琉璃瓶,每个都是晶莹剔透,颜色纯净。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玻璃,当然了,主要还是玻璃这个词是南宋之后大量从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外国玻璃,用以区分国内自产的琉璃而产生的。
后世学过化学的都知道,这玻璃和琉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北宋以前,多用琉璃来称呼玻璃和琉璃,即便是赵楷觉得这个瓶子除了通透性还差了点不够透明之外,和后世的玻璃瓶已经非常相似了,但依旧称呼为琉璃瓶。
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不能生产玻璃,只是因为玻璃最早是称呼国外进口玻璃,而用琉璃来统称国产玻璃与琉璃,才会让人觉得中国古代没有玻璃,以至于后世出土的一个无色透明的战国水晶杯居然被怀疑成穿越者留下的。
赵楷当然是知道这些的,但一时半会儿没空去找那么大块水晶雕琢成瓶子,又正好想起赵佶御书房内有几个透明的琉璃瓶,那就先拿来用吧。反正在赵楷眼中,这种用沙子烧制的东西,那都不值几个钱。
但对赵佶来说不一样啊,这么透明的琉璃瓶那可是稀罕之物,其他皇子妃嫔你见我给了吗?我是喜欢你这小子才分一个给你,结果你倒好,拿这宝物丢锅里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