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赵楷在凤翔和京兆两府的所作所为经过闻风奏事的言官们的奋笔疾书,呈现在了赵佶的龙案之上。
“这小子,还真是能折腾!”
赵佶摇头一笑而过,在一连数本的弹劾奏本上都批了一个大大的阅字,发还给了各位言官。
尊王黼为首的言官们打开奏折之后之看到赵佶的那个独特的瘦金字体,心中却是百爪挠心,不知道官家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
若是在数十年前,这种情况是几乎不可想象的。
言官们没有得到官家的明确回复定然会冲到皇宫里,揪着官家的衣服要一个答案。
但自从神宗皇帝将司马光贬到洛阳之后,这种不畏强权,为群臣所赞颂的直言敢柬之精神便逐渐地消亡。
到了这近十年中,随着赵佶贬黜了大量的两派老臣,大量补充了以赵佶为首的大大小小官员,言官们就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风骨。
即便有,赵佶也会如同贬李纲一样将其调出台院,担任其他官职。
从这一点上来看,赵佶才是这朝堂上唯一掌握着话语权的人。
言官们正是受了王黼的指点才纷纷朝赵佶递上报告。
此刻领导却只说一句“我知道了”便再无下文,没有丝毫的意思表露。
不知道领导的想法,问题很难办。
言官们又纷纷找到了他们的大哥王黼。
王黼心知这种事情不能由他来向官家诉说,于是又向宰相余深汇报了此事。
余深本来是偏向于赵楷的,但赵楷在西北的所做却又让他这个百官之首不得不站出来说一句话,这个恶人谁都不愿做那也就只能他来做了。
“陛下,臣恳请陛下严查秦王殿下在西北抄没五十八户豪族商户一事!”
六十余岁的余深只能再度举起那杆满是破洞的谏言精神,向赵佶发起冲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