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天高气爽。
这一日的寻芳阁早已人满为患,而且都是儒衫纶巾的读书人,众人齐聚在二楼大堂,正中间摆着一张八仙桌,主位坐的是一位面如冠玉、衣裳华丽的年轻公子,左手边是一位须发雪白的老者,身后有十几名读书人打扮的人。右手边也做着一位年轻人,这人年纪约二十岁,剑眉星眸,透着刚毅果断,正是寿宁侯张鹤龄。
主位的华美公子则是上高王朱宸濠,今年只有十七岁,却是眼眸深邃,似乎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很深的地方。
白发老者则是今日另一位主角,求贤书院创始人柴永年,身后跟着的是自己门下众弟子,张鹤龄身后就站了仨人,毛宪清、王守仁和杨怀瑾,像贺东来等人则扔在南山了,这些人带出来也没用,还不如给学生娃们授课去。
上高王朱宸濠首先站起身来,说道:“各位同年,本王有礼了!”
众人一看王爷行礼,忙纷纷回礼,朱宸濠继续说道:“本王入京觐,有幸赶上秋闱,见众学子齐聚京师,均是我朝的栋梁之材,心中甚是欣慰。今日本王在此处办个诗词会,大家吟诗作对也好,填词做赋也罢,尽可敞开心怀,释放胸中才华,又有美酒佳人助兴,岂不妙哉?”
此时,柴永年站起身来,说道:“老夫先谢过上高王,今日我等应邀参加诗词会,本是谈论诗词歌赋,不应有其他杂念。但是听闻有人胸中并无点墨,却学前人开设书院,如此侮辱圣贤,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互相打嘴仗也是历史传统,但是读书人嘛,骂人也有讲究的,一般来说都是指桑骂槐,暗度陈仓,说白了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对方如果骂不回来,便已经棋低一筹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