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说明:本章论述性的篇幅较长,且小说家之言,也就那么回事,请谨慎订阅。
……
自隋唐开科举后,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语,非常生动地反映了科举之途的难度极大的事实,很多人考到老都未必考得中。
对动辄四五十岁才能殿试高中而出仕的“正途”官员而言,读书时间比当官时间更长才是人间常态。
教主道君皇帝御极二十五年,比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政治生命都长。
其人又聪明绝顶,政治手腕相当了得,多年下来,通过蔡京等白手套一再掀起朝堂争斗,硬是将朝臣被换了一茬又一茬。
最终,充斥朝堂的臣子基本成了赵佶一手提拔起来的应声虫。
其人的地位因而极其稳固,就算这些年来一再作死,臣子们顶多是变着法地劝谏,却没人敢提出换皇帝的建议。
若不是赵佶惧同入骨,在大同帝国入侵的关键时刻自己抛弃了天下,李纲、吴敏之流即便能力再强,蹦哒得再欢,也奈何不了其人。
赵桓刚被立为皇太子时,蔡京进献了一套大食玻璃酒器,以与储君拉好关系,赵桓也非常喜欢。
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陈邦光却趁机进言,说是蔡京故意以宝物迷惑太子心智,赵桓怒而砸烂了这套酒器。
未过多久,天子便下诏令陈邦光提举洞霄宫(实际是罢职),池州居住。
有此事可见赵佶对一切可能危及自己皇位的人都和事都极为敏感。
赵桓虽然做了十几年的储君,根基却非常浅薄,被道君和臣子们强行推上大位,谈掌控朝堂,纯粹就是个笑话。
其人并不傻,或者说为其出谋划策的臣子们并不傻,清楚登基之初绝不能轻易处置道君留下的宠臣,就算有“民意”加持也不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