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集者们滞留在宇宙中的信息广播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大超光速集群的星图问题。
但采集者们也通过星图发现,整个河系的恒星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数性的在锐减。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在于,采集者集群数量的增多,集群就像是生物一般指数性的提升,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再加上超光速技术,时空已经不再能够对阿米巴构成阻碍。
千年的时间里,大毁灭的打击范围从河系悬臂一处相对于整体很小的区域,扩展到整个河系。
河系到处都是超新星爆发抛洒的行星状等离子星云,星云所构成的七彩光带,在宇宙中绵延数十光年。
按照目前的趋势,大毁灭炸掉河系中所有的恒星是早晚的问题,而集群数量的升高,则会直接导致恒星毁灭的速率加快。
采集者们并不担心以后会没有恒星可以使用,抛洒出去的星云会逐步缓慢的因为万有引力而再次汇聚,形成恒星早期螺旋状吸取星云物质的胚胎星体。
只不过由于光速限制,星云的运动速度并不快,所以恒星形成过程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乐观估计的话,也大概需要一万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恒星的重组。
因此,整个阿米巴面对每时每刻都在执行高能打击的大毁灭,心态非常的稳,一点也不着急。
集群在河系中到处搜寻高能量、高物质密度的区域。
大毁灭的高能打击不可能做到无中生有,就算是借助灵域来实现的高能打击,也必然是要从实际宇宙中获取到足够和消耗相抵的质量才行,全河系范围的打击,千亿颗恒星作为目标,任意的开辟出迸射高能射线的虫洞,消耗的能量不管怎么说至少是恒星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