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城的东北,高邮县城的东南方向,有一片水泽,当地人称之为“湖口”,又桨下湖口”。
下以“湖口”为名的地方有好几处,江西有一个,湖北有一个,边陲的云南也有一个。
虽然好几个湖口分布东西南北,却有一个共同点:无不是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泽之地。
淮扬的这个“湖口”也不例外,夹在扬州和高邮之间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根据地方志书记载,至少在隋末唐初,这里还是一片水波粼粼的湖面,是南高邮湖的出水口。
伴随着高邮湖的一再收缩和长达几百年的围湖造田,这里已成为一片因为过度开垦而形成的盐碱荒滩,只留下“湖口”这个名字,却再也没有帘年水波荡漾的景色。
洪承畴就被困在这片长不足五里阔不及千步的狭区域之内。
死守扬州死战到底的结果一定是战死,洪承畴早就看清楚了这个结局,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守,而是直接放弃了扬州城,兵分四路进行突围。
几千主力八旗战兵一定会成为张启阳“重点照顾”对象,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洪承畴很明智的没有跟随主力朝着西北方向撤退,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走最东边的这一路。
连续激战两个昼夜,一路厮杀才终于强行突破到了这里,却再也走不动了。
原本的近两千人马,只剩下一半左右,辅兵和奴兵都已经丢光,只剩下几百个来自镶红旗的八旗战兵和少量蒙古旗士兵,再就是洪承畴本饶那点亲兵卫队了。
从侧前方堵截过来的是吕思良,一路衔尾追击的是刘良臣。
在不久之前,这二人还是洪承畴的手下,是清军的一部分。
转过脸去就投降了张启阳,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大明王师”,直接就对洪承畴下手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