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和刘潜所看到的信息恰恰相反,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占优势的反而是太子刘龑这边。
尽管在朝堂之上韩可民一派仍然占据了优势,打压得晏明和安靖边两人抬不起头来,可刘龑暗中已经掌握住了南北两营和禁军的控制权,加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的中立派的暗中支持,形势是非常有利的。
面对这一有利局面,反而是刘龑的一个想法坏了事。对于这次与李贵妃的明争暗斗,刘龑认为不该对外声张,既然兵权已经落在了自己手上,李贵妃一党就已经翻不起大浪来了,那么就该尽可能的让事态在暗中进行,不要因此而令民心发生动荡。因此刘龑刻意控制了消息的传播,从这件事的处理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对,可结果这却令周边众多地区对于此次争斗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之中,这也成为了刘潜无法判明事态的原因之一。
反观李贵妃这一边,早在局势开始变得对自己不利之前,她就已经定下来这条计策来蛊惑刘潜起兵了。而她之所以能有把握完成这个计谋,一方面是出于对自己智谋的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她安排在皇上刘裕通身边多年的一颗棋子,内侍路海。
内侍路海在刘裕通身边服侍多年,因他聪明伶俐,深得刘裕通的喜爱,成了刘裕通身边两大内侍之一。就是这个路海在数年之前就已经被李贵妃买通了。然而李贵妃买通路海之后,除了极少数生死攸关的大事之外从来不曾启用过路海来探听情报,因此即使精明如刘裕通都没能看出端倪来。倒是伍思成摸到了一点边,可惜由于路海行事隐秘,伍思成多方打探也找不出蛛丝马迹。
这一次李贵妃利用路海提供的情报,刘裕通和刘潜之前的通信之中每次都会故意把潜字写错。因此路海判断这是皇上与刘潜之间约定的暗号,李贵妃则利用这条宝贵的信息伪造了前两封信,又让路海偷偷用皇上的私章盖上。而后两封李贵妃却故意都没有用暗号。加盖了她暗自仿制的皇帝玉玺。如此一来,这两封完全不同的信必定会令刘潜陷入迷惑之中。在他的眼中这两封信必定是一真一假,而根据前两封有暗号的信的内容来判断,自然而然会得出起兵南下才是刘裕通和刘龑的本意。只要刘潜一起兵,那他这个伪造圣旨起兵谋反的罪名就坐实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