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这次引进了苏联材料专家中,有几名还引起了保利集团的注意,因为这几名专家之前曾经参加过苏联航空器材的研发,虽然并不是核心成员,但依然很有价值。
在后世的时候,无论是军事杂志发表的文章还是各种专家的分析,最终都做出了一个很典型的结论,那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不好是因为中国的材料不行,甚至还有知名专家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发动机图纸都画了出来,但是因为材料的原因根本就造不出来”。
事实上,这种结论并不全面客观,然而却也能够说明在当前的中国材料技术问题一直都是一个软肋,虽然不是制约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根本问题,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对航空发动机从零开始,经过奋斗拼搏成功研制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涡喷5系列发动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涡喷发动机的历史,并通过改进改型发展成系列发动机,生产的境外台发动机,装备人民空军。
60年代中期,中国又研制出了涡喷6型发动机,通过持续的改进,接近了二代机的水平,直到上世纪80年代,该系列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空军及海空航空兵的主要飞机,动力和主要装备系统。
而涡喷7系列发动机是轴流式双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空军主要服役飞机的动力装置。
以涡喷7发动机为基础,经过多年应用和发展形成了涡喷7系列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配装歼7歼8系列飞机,涡喷7发动机是苏制P11-300型发动机的仿制品,由410厂试制,410厂和460厂生产,1962年开始生产准备,1965年全面展开实施,1967年6月8日生产定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