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进入了下半程,秦越的思路很清晰,冯子威肯定要发力,自己要做好防守准备,并且抓住机会反击。
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秦越当然懂得这个道理。
冯子威更不会忘记。
观众明显感觉到双方对抗的加速,无论是重扣还是轻杀,高吊还是低搓,球都带着更强的目的性和压迫性寻找着杀机。
左扑右挡的秦越稳稳的站在后场,用稳定的防守不断改变着防守线路,试图打断对手的进攻节奏。
冯子威的经验非常丰富,遇到进攻受阻的时候,也不急于进攻,通过轻吊和高远的防守继续寻找机会。
球在两个人的快和慢之间不断的变换节奏,反而更增加了观赏性,观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比赛。
“快杀球。”
“放网前。”
“为什么不挑后场,他在网前,后场反手肯定不好接了。”
……
旁观者清,却也并非绝对,场上的瞬息万变,每一个动作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和肌肉记忆对应的也有意识记忆。
秦越回了一记后场边线的对方正手球,不是很到位,给对手留下了一个进攻机会,冯子威高高跃起,一个杀直线,熟悉的线路,熟悉的套路,在他出手的刹那,已经预想到秦越的反手不到位造成的回球质量下降。
秦越早已退后做好了准备,迅速的一步左移,拦在了球下落的线路前,手腕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角度,平挡过网前,飞向对方反手的网边,角度很大,球速也很快,但是没有发力,球一过网就在下坠。
于战心里赞了一声:“好,这个战术明显是设计过的,从回球的不到位,其实是一个示弱的陷阱,到迅速的站位,主动的回挡大角度网前,造成对方跑动不及,高明的策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