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私塾岁月的诗意绽放

课堂上,先生突然要求大家分享对《诗经》的感悟。

刹那间,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见。

同学们有的低头沉思,眉头紧锁,仿佛陷入了知识的迷宫,找不到出口。

有的面露难色,眼神游离不定,目光在桌面、墙壁、天花板之间来回游移,似乎绞尽脑汁却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窗帘,光影在教室里摇曳闪烁,仿佛也在等待着有人打破这份沉默。

片刻后,杜甫率先站起身来。

他身姿稳健,双脚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如同扎根于大地的苍松。

双手自然下垂,微微抱拳,他向先生恭敬地行了一礼,动作规范而有礼。

随后,他声音清晰且自信地说道:“先生,学生以为《诗经》中的诗篇,皆源于生活,却又升华于生活。就像《关雎》,以雎鸠鸟起兴,描绘出男女间纯真质朴的爱慕之情,热烈而真挚,读来让人仿若身临其境,深受触动。”

说罢,他再次欠身行礼,才缓缓坐下。

整个过程中,他沉稳大方,尽显谦逊之态,丝毫不见慌乱与骄躁。

先生听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光,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那原本冷峻的眼神,此刻也多了几分温和与欣慰。

然而,这堂课并未就此平静。

坐在后排的一位同学突然站起身,大声说道:“杜甫所言虽有道理,但我觉得《诗经》里很多诗太过晦涩难懂,即便知道描绘的是生活,可又有什么实际用处呢?”

此言一出,教室里顿时一阵骚动,同学们纷纷交头接耳。

杜甫微微皱起眉头,略作思考后,再次站起身,不卑不亢地回应道:“《诗经》流传千古,自然有其道理。它不仅记录了古人的生活点滴,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真挚的情感。就像《关雎》,让我们懂得美好的情感值得追求。这些诗句,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教会我们如何感受生活中的美。看似无用,实则大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