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部 梁山 下篇 第二十四章 盐务(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高强现在在忙什么?

说来恐怕叫那些关注他的人无法相信,此人再一次发挥了一贯不无正业的专长,跑去青州治下的广陵盐务视察起来。当时的百姓生活已经离不开盐,大宋对盐实行的是钞引专卖制度,每年从盐上头取得的财政收入几达三千万贯,军国所资,一半在此,因此重视非常。

北方所用的盐多半来自解池,也就是汉朝时的河东解池,这里是世界上盐分最重的内陆湖之一,湖边的盐分自然堆积,取之不尽,加上杂质少,钠镁的含量高,在提纯手段缺乏的宋代,出产的食盐质量极高。再加上解池地近黄河,运输方便,因此历来为朝廷所重视。

然而自崇宁年间开始,这解池就三不五时的出状况,几乎连年都被大水冲刷。这其实是解池本身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此处地势低洼,受各地水势冲积而成,故此盐分极高,但也正因如此,水也每每威胁着解池的存在,你想,万一大水冲进解池,盐分都随着水流走了,还说什么产盐?

今年情况更加严重,江南各处大旱,河东降雨却比往年要多不少,连带着解池也被大水所侵,导致了解池的盐几乎全面停产。这下可不得了,要知道盐运输不易,途中容易潮解,因此如果从江南运盐到北方的话,成本会急剧上升,根本吃不起。

这也正是高强跑去广陵盐务的原因所在。现在官盐地价格在北方已经高的离谱,可以说是南方粮价高。北方盐价高,限于当时的运输条件,这状况一时也无法缓解,只有通过增加北方盐生产来解决。怎么增加?池盐既然没收成,只好指望海盐了。

等高强到了广陵才发现,这时代的海盐生产与他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史书上说“煮海为盐”,那可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当地百姓真的就是在滩涂上架起一口一口的锅来。将盐田里晒出的盐卤再加熬制,最后出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