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两人的同意后,君士坦丁郑重地接过代表黑色方案的文件,取出一只钢笔,在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签字的同时,君士坦丁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
此时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与原时空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完全是不同的形势。
由于希腊在巴尔干的扩张,巴尔干的政治与军事局势,与历史上有了极大的不同。
原历史中,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希腊与塞尔维亚签署了同盟条约,弱弱联合,共同对抗强大的保加利亚。
而现在的情形是,希腊与保加利亚由于瓜分马其顿的问题,利益分歧严重。
保加利亚认为自己在对抗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功劳最大,希望获得瓦尔达尔马其顿(也就是现在的马其顿共和国),以及爱琴海马其顿萨洛尼卡附近的领土。
在保加利亚人看来,马其顿人就是保加利亚人,他们要拯救同胞,建立大保加利亚。
希腊人当然不认同保加利亚的观点。
首先,希腊人认为那些马其顿人信仰东正教,他们就是希腊人。
而当代的希腊人民族认同,本来就是依靠宗教信仰(东正教)而重塑的。
尤其是在原奥斯曼帝国领土范围内,信仰东正教的就是希腊人,希腊人就是信仰东正教,这是希腊人的共有认知。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希腊人将现在仍生活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那些东正教徒,统统视为希腊人,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同胞。
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感情,近些年来,随着希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原本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希腊人”,移居到希腊境内生活。
希腊本土的民众不但不反感这些外来者,反而很是欢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