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像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西施舌(沙蛤)
西施舌(沙蛤)(6张)
但是中国的美女众多,为什么不叫“昭君舌”、“贵妃舌”、“貂蝉舌”,单单叫“西施舌”?这里有个传说: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正想接西施回国,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受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有一种说法是:男人在吃这个“沙蛤”时,想的并不是冤情,而是自作多情,很香艳的幻想自己是在与西施的香舌纠缠不休。女人在吃时,却觉得这个贝壳像是有口难言,长得美只能被利用,长得不美又没有传奇。男人要利用她的美色,女人要践灭她的美色。未了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只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这西施舌的来历,确实很惹人遐思,尤其文人墨客,更是颇多考究。郁达夫的散文《饮食男女在福州》中就曾作过探讨:福州海味,在春二三月间,最流行而肥美的要算来自长乐的蚌肉,与海滨一带多有的蛎房。《闽小记》里所说的西施舌,不知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长圆的蚌肉,实在是色香味俱佳的神品。郁达夫在这里将产于蛤中的西施舌误作了蚌。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