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尼森·法捷耶夫紧紧地盯着正在灼烧中的铁块。
为了研究钢和铁的性质,坦尼森在自己的实验场所修建了一个带鼓风机的小型熔炉,并申请从政务院的炼铁厂中调配了几名工匠来协助他,一周以来,他已经待这里无数次地重复这一步骤了,他希望能通过不断地重复将金属融化的步骤来获得某种感悟。坦尼森观察的对象有各种各样与铁相关的金属,包括生铁、熟铁以及领主口中的钢铁。
现在,他所关注的那块铁块,在不断地灼烧下渐渐地变红变软,继而又慢慢地熔化成一滩火红的液体流淌出来。
坦尼森曾经测试过,如果将铁水不断地搅拌,在其重新凝固后,其重量比之熔化之前会减少一点点,而重新凝固后的铁也变成了铁匠口中的熟铁,它变得更软了。坦尼森推断,重量的减轻说明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在搅拌的过程中被分离开了,而且最可能是逸散到空气中去了,而这种东西极有可能就是让铁由硬变软的关键物质。
事实上,坦尼森从与铁匠们的交流中知道,将铁水搅拌让其重新凝固后性质得以改变这种方式,在他们的行话中被称为“炒钢”,但是与将生铁和熟铁叠在一起锻打成钢的方式相比,“炒钢”是一个很看运气的活儿,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生铁融化成的铁水会被一炒到底直接变成熟铁,而不是想要的钢铁。所以这方方法并不常用。
铁匠们的话让坦尼森获得了灵感,这一系列的变化是不是因为那种关键的物质在铁中含量变化所导致的?搅拌铁水,质量变轻了,生铁变成熟铁了,说明这种物质在生铁中含量较多,而在熟铁宗含量较少,但将生铁和熟铁混合后,又变成钢了,也就是这种物质被生铁和熟铁均摊了,以至于在新的铁形态中它的含量比生铁中的含量低,而比熟铁中的含量要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