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章 九品散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想一下子变成平民社会,并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徐齐霖对于科举的完善也只是尽量使其公平,在制度上为寒门学子尽量扫除障碍。

比如唐朝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哪本卷是谁的,都是公开的。既然不糊名,考官在改卷及录取时,就容易做假。

其次,当时的录取,主要还不是看科考成绩,而是看这个考生的家世及社会声名。如果有后台,关系硬,考中的概率那肯定是超高的了。

而且,唐代科举只是有一个出身,并不必然被封官,还需经过吏部主持考试,即诠选,方可能成为官员。

一般来说,诠选只是走形式,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这是考虑到科举选拔的不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差,无法直接任官,诠选重在法律文书等。

但由于普通学子没有机会接触此方面内容,贵族子弟便在诠选占有比较大优势。因为贵族弟子有家学,家中有人任官,所以对律令、公文写作之类更熟悉。

所以,徐齐霖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写得不甚详细,但基本上都包括进去,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比如宋朝开始实行的“糊名考校”、锁院制、誊录制,以及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提供经济资助的“给券”、“贡士庄”等等。

洋洋洒洒这一通写,徐齐霖要停笔时还意犹未尽。稍想了一下,又加上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

咋样儿,牛*逼吧!那样儿不行,咱来这样儿。你不是要什么谏议上策嘛,咱喝顿小酒的工夫就给你弄出来。

徐齐霖挺得意,准备再仔细斟酌,修改修改。这可不是随便交出的作文,大不了老师给个零蛋儿,这可是给李二看的,要换官爵的嘞!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