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朱由崧在福城一带大杀四方,还在他父亲的领地里移居过来十几万大明人口,这样一来在这里的地面上,大明的居民开始占据了一半人口。除了垄断这里的乳香、没药的向外输出,朱由崧还将这里的驼绒、羊毛的产品让大明来的工匠进行了深加工,这些来自大明的工匠们通过改造原有的纺织机和结合这里当地人加工方法,将这些驼绒、羊毛制造成衣服和地毯等服饰,然后销售出去,这要比直接销售原料利润高多了,后来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
最主要的是薄珏改造以后的链轨式农具,像简单的链轨式手扶耕地用锅驼机、收割机等,这些机械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福王是锅驼机的最大受益者,最早使用这些工具的人,因此移民过来的这些人自然都会只用这些东西,通过这些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的节约了劳动强度,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耕种比当地人多得多的土地,而且朱由崧的税赋制定的非常低,所以每个家庭都是比较富裕。制造这些农业机械是不可能的,这种技术目前还处于保护状态,朱由崧便大量的从大明本土购买这些东西。
充足的劳动力人口,使得朱由崧有了继续扩大地盘的野望,而富裕的生活条件让更多的福王地盘上的人口继续向这里迁移,不管福王自己是不是愿意,朱有孝都是强力支持,最终到了年底的时候,这里的人口到了近二十万,朱由崧就把队伍扩大到了三万多人。
在向南扩张的过程中,朱有孝遇到了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部落,这个部落居住在一个较大的海岛上,这个海岛不太适合农业耕种,居民主要以打渔为生,居民大约有一千多人,他们的长相和当地土著居民差别比较大,但是绝对不是阿拉伯人或者波斯人。当朱由崧和他们进行接触以后,才发现这些人竟然能够讲一口相对熟练的大明话。原来这些人竟然是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是留下的后人,据他们自己叙述,当年有一艘海船在这里搁浅,他们的先祖有二十多人,费劲千辛万苦,从大海里逃了出来,爬上了这座小岛,然后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至今近二百多年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