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上次说到,这个年代能当官的人基本上都是名门望族的人,能当大官的人更是身世显赫,在朝中有很多人帮扶的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甚至连九品中正制也才刚刚出来,贫寒士子根本没有进身之阶。
汉朝使用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这种人才选拔制度虽然在后面也需要考试,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不过在前期是先要经过地方长官的推荐的,这就很难免依赖于地方官的个人主观意识了。
如果这个地方官是个公平公正的人还好,如果稍有私心,那么他推荐的人,肯定会是和自己沾亲带故的人。况且,那个时候还有一句话叫“举贤不避亲”,这句话就令那些为国家举荐贤才的地方官员有了很好的借口,可以完全不用顾忌回避制度。
还有一个问题,贫寒之家出身的人,很难有机会读书,即使千辛万苦读书有成,没有人引见,没有钱去交际应酬,怎么样才能让地方官认识你,赏识你,继而肯将宝贵的举荐名额让给你一个呢?
所以,在这种人才选拔制度下,汉朝被举荐上去做官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人。而当这些人做了官后,他们饮水思源之下,自然也会举荐世家大族的后人。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官的人越来越多是这些世家大族的人,而这些世家大族也因为越来越多人在朝中为官,而得到更多的好处和优待,继而使得宗族越来越繁荣昌盛。
例如司马懿的家族,有司马八达的说法,司马家的八兄弟个个都在朝中为官,那是不是说这八兄弟都那么有本事呢?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也可能并不是这样的。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这句话多用来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