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两句老话是对应着说的。一句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前边一句讲了文化的巨大力量与能量,后边一句讲的是把书读死了的严重后果。读书是吃饭,吃饭长身体,但长身体不是目的,要用结实的身子骨做事情。能吃不能干的,俗话叫饭桶。读死书的叫书呆子,叫书虫。大庙的藏经阁里书虫很多,啃的都是经典,但小身子骨永远都那么大。
文要化开,文而不化不叫文化,化开之后是怎么样的状态呢?
我举几个例子:
在乡下,差不多每个村子都有那么一种人,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都会请他去经理,做执事。这个人不是村长,也不一定读过多少书,但大家信得过他,他有公信力,能把事情料理妥当。这种人就是把“文”化开了。我们中国的历史长,传统文明里的一些原则东西,既可以从书本里面读到,也可以从民约民俗里体会到,还可以在戏文故事里领悟到,而且后两者是活灵活现的。在中国,即使是很偏僻的村子,可能大部分人没读过什么书,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那些东西,如仁义礼智信什么的,都很熟悉,这是中国特色。现在有大学生村官制度,这是新生事物。这种方法对有的村子可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村子,不能一刀切。中国的农村问题厚重杂芜,有些是用新知识能解决好的,有些则解决不好,或者说不好解决。
再比如“空”这个字。
这个字和佛有点关系,很雅。空有两层基本意思,表面的一层是没有,空城计,空屋子,“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深的一层是有,而且是大有。天空里东西很多,太空里更多,但我们的智慧有限,认知的东西很有限。西安有一句土话,是形容人深藏不露的,很形象,很传神,“不要看那人空着手,就以为什么也没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