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师父,何谓化学?”泉州城内一处学堂之内,一名名叫丁伟元的十余岁少年问向李三坚道。
宋“兴文教,抑武事”,因此自有宋以来,就推崇儒家的伦理纲常,尊孔崇儒,兴学宣教,兴科举。
宋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宣教之举。
宋第一次大规模的兴学宣教始发于宋仁宗皇帝庆历四年,故名为“庆历兴学”,为范仲淹主持。
宋第二次大规模的兴学宣教是宋神宗皇帝熙宁年间,故名为“熙宁兴学”,为王安石主持。
名闻天下的“三舍法”就是为王安石所创立。
宋第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宣教就是去年,也就是崇宁元年,由李三坚故泰山老丈人蔡京提出及主持的。。。
蔡京以学校为今日先务,乞天下并置学养士,提出了兴学宣教,故名为“崇宁兴学”。
今年,也就是崇宁二年,诏令于各州府立提举学事司,简称为“提学司”,专掌州府学校教育事务,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并及生员之勤惰,并将此事作为磨勘各州府长吏的依据,据此考核州府长吏之治绩。
泉州也概莫能外,李三坚也慨莫能外。
李三坚虽对蔡京是颇有微词,但对其兴学宣教之举还是颇为赞同的,是积极响应。
李三坚出身微贱,幼时读书不易,因此是对于贫困家庭之人读不起书是深为同情的,盼望天下所有贫寒之人均可以读书习字。
泉州以泉州通判崔永梽兼任提举提学司,泉州知州李三坚只是抽出空余时间至泉州学堂教书。
可即便如此,李三坚也收了二十余个弟子,这些弟子皆为山魁奉命寻来的无家可归、十余岁左右的少年。
丁伟元也是李三坚的学生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