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 送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琼林苑罢,苏氏携忆之带着几个媳妇丫头们,事无巨细采办了好几天,正到了石杰赴延州知延州通判的日子。

忆之一面数点行囊,一面叮嘱,说道:“木匣里装的胡饼,还有我做的香药蜜饯,母亲糟的鹅掌鸭信,这些都是能放的,周二叔做的卤煮下水要记得先吃了。三只水囊里有一只装的是凉浆水饭,我做了标记的。姜妈妈把厚衣裳和薄衣裳分两个包裹包起,要更衣,先开个缝瞧瞧,别一气儿全拆开,省得料理不起来。背子收在外头,海上夜里凉,要是起来看书,记得披着。”

石杰嘴里嗯嗯应着,显然没有认真在听,只一味与韩玉祁清点书籍,忽然想起,又四处翻找。

富良弼取笑道:“你同他说那么多又有什么用,指望他能记得不成。”晏纾听了,笑了一声。

忆之颦笑,苏氏也笑着,嗔望了晏纾一眼,说道:“这弼哥儿也在汴京,祁哥儿也在汴京,子美也在汴京,偏偏最小的杰哥儿倒去了那么远的延州,也不知你们这些夫子如何考虑的,也不替他周旋周旋。”

晏纾笑道:“妇人之见,正因这四儿年纪最小,却能外任去延州,才可见官家对他的抬举之心。”

晏纾见众人好奇,便继续说道:“殿试考题分三篇,第一篇考文章,第二篇考诗歌,第三篇考策论。而诗歌考处世态度,策论考人品道德。再以此为据因才分配官职,往往仕途的起点便是官家想将你往何处培养的方向。

譬如良弼,他仕途的起点是开封府推官,隶属提点刑狱司,通法纪,懂民情,知官宦脉络,此乃谏院,御史台的必经之路。而官家又特赐,令他可入馆阁继续读书深造,我朝开国以来,当朝宰辅皆出自馆阁,由此可见官家用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