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八章 三年时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公元前二六五年,韩、赵、秦三国易地后,天下再无新的大事发生。各国都是安分守己,与民休养生息。就连一直蠢蠢欲动,试图离间秦、韩两国的赵国在失败了两次后,似乎也接受了如今的现实,转而安心发展。

公元前二六四年三月,楚、越两国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但由于弭兵或者说韩国的威势,两国皆是保持了克制,向韩国寻求调解,没有引发两国直接的兼并战争。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两国原本以浙江(古时候一条河的名字,非浙江省)为分界线,相安无事。但因为上一年的冬天少雨,入春后也无一场雨水,浙江南北两岸皆是干旱成灾。没有水,种下去的庄稼就不能成活,没有粮食,百姓的生活就无以为继。所以,自然而然地,浙江就成了两岸百姓眼中可以活命的唯一水源。

最先行动的是楚国,毕竟,浙江北岸沃野数百里,关系着数万百姓的口粮,南岸越国的耕种面积还不及北岸的一半,楚国远比越国要着急得多。百姓们在江东郡官员的指挥下,在浙江上游开凿了一个渠道,因浙江水浇灌田地。如此一来,下游的越国就有意见了。

楚国的田地集中在浙江上游北岸,越国的田地集中在浙江下游南岸,楚国在上游这么分出一条支流,导zhì原本水量就不多的浙江径流量大减,可供越国使用的水量变得太少。

矛盾就这么产生的,越国先是派人前往吴郢(即吴县),要求楚国堵住沟渠,以方便越国引浙江水灌溉田地,楚国好不容易缓解了旱情,自然不愿意。但楚国的态度也算“客气”。提出了一个基于“公平”的建yì,那就是越国也可以在浙江的上游,挖开一条沟渠。但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浙江的上游南岸是会稽山,想要引浙江水到下游,绝不是越国可以承受得起的。何况,时间也不允许。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