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有孕(39)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疠风,即麻风病。又称

“大麻风”、

“天刑病”、

“癞大风”、

“癞病”等,是古人畏惧的又一恶性传染病。《黄帝内经》记载:“疠者,有荣气热腑,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

“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冉耕曾患麻风病,孔子前去看望他,从窗子外握着他的手,连声感叹:“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说成白话就是,德行这么好的人却得这种病,这就是命吧!

《史记》中未明说冉耕患的是麻风病,仅称

“恶疾”。但东汉学者何休曾就《春秋公羊传》中的

“恶疾”作注:“谓瘖、聋、盲、疠、秃、跛、伛、不逮人伦之属。”结合冉耕被隔离在屋内,只有

“疠”这种恶疾符合条件。古代将感染疠风的病人列为

“不宜结婚对象”。据《大戴礼记·本命》记载,最晚在汉代已有

“五不娶”风俗,其中之一就是

“世有恶疾不取(娶)”。古代患麻风病的名人除冉耕外,还有初唐诗人卢照邻等。

卢照邻病中曾写下《病梨树赋》,诉说自己的痛苦。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曾给他开方疗病,但一直没有治好,最后投河溺亡。

据记载,麻风病在隋唐时期曾一度大流行,唐朝廷在一些寺院专辟

“疠人坊”,这也是中国设立麻风病专治医院的开始。虏疮,古人最早发现防治办法的传染病虏疮,又称

“宛豆疮”、

“天行发斑疮”、

“豆疮”,明清时则称为

“天痘”、

“疹痘”,即国际通称的

“天花”。有关此传染病的最早记载,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