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有一次,一位母亲去超市购物,在收银台处排队时,四岁的女儿在附近玩了一会儿后,伸着小手对妈妈说:“妈妈,抱抱!”
母亲望着长长的队伍,显得有些不耐烦,见孩子让抱,便更加烦躁地吼叫道:“抱什么抱,自己站着吧!”女孩被母亲这么一吼,嘴角先是抽了一下,继而大哭了起来。随着孩子声音分贝的不断增大,很多人围了过来。母亲一看这阵势,便把孩子抱了起来,但女孩仍旧在哭,虽然声音小了很多。母亲见哄不住孩子,便说:“乖!不哭。妈妈一会带你吃肯德基好不好?”女孩这才停止了哭泣。
孩子在小时候,往往用“哭”当武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长大之后,为了自己更多的需求,可能会采取更多的表达方式,如绝食、夜不归宿等等,这时再处理起来将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家长应该先考虑他是否有生理需求,如身体不适等。如果没有,家长一定要狠下心,克制感情,千万不能妥协。最初,孩子对家长提要求时,总会以试探的态度来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家长不坚决地拒绝,不让孩子绝望,孩子就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如果家长坚决地拒绝,孩子就会逐渐放弃自己的要求。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享受着优越的条件,他们不仅仅有着丰富的物质,在生活的主动性上,也有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多的孩子总是对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要求丝毫不会加以克制,他们会凭自己的秉性行事,任意地放纵自己——于是,社会上更多的孩子少了几分温顺,多了几分任性,这可能是现在中国孩子最普遍的性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