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第三十二章 初雪已落微光晴

热门小说推荐

“今日未有下帖,便冒昧前来打扰,实在是失礼。还望沈夫人不好责怪。”王倩盼轻轻放下茶杯,擦了擦嘴角。

“二位姑娘大驾,是咱们沈府的荣幸。”沈家夫人身体微微前倾,忙道,“其实我与彭家也有些渊源。我娘家有个表亲的妹子,是嫁到彭外宗的,这样算下来,也算是沾亲带故的。”

彭雪柔捂嘴浅笑,继而端起茶杯,“既然如此,我倒是该给沈夫人敬杯茶。”其实对于彭雪柔而言,这点细枝末节的亲戚关系若也算上,那些亲戚自己怕是几日也见不完。

沈夫人忙道,“不敢不敢。不知两位姑娘冒雪前来,是有什么事么?”

“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王倩盼浅笑道,“我们与贵府沈文佳沈姑娘交好,这些日子也得她照顾,因此给祖父家书时时常提起。今日祖父来信,定当好生感谢沈姑娘。可惜毕竟年迈,特意过来的话实在是舟车劳顿……”

沈夫人一惊,王家祖父乃是当家之人王卿仁,是个帝王都要敬让三分的人,自家的庶女哪有这样大的脸面让他亲自来安都道谢,如此甚是惶恐,忙道,“不敢叨扰,这真是折煞咱们沈府。”

王倩盼点点头,笑道,“但是祖父,虽不能当面道谢,礼节还是需周全,因此备了些薄礼送来,此刻就在外头等人搬进来。”

“这怎么敢收……”

“没什么厚礼,不过是些金银俗物。另外我祖父特意让人制了一件黑狐大氅,毛色光亮,极为难得,指名要给沈文佳呢!”王倩盼故作不以为然,其实为了收罗那些金银,方才自己和彭雪柔让丫鬟收拾了许久。更别提那件黑狐大氅,是祖父特意托人带来给自己,家里都难得有两件。

待那一箱子金银搬进物来,沈夫人顿时移不开眼,虽自己是尚书夫人,可哪里见过金银珠宝是用箱子装的。尤其是那件黑狐大氅,绝对是千金之价。

“如此贵重,这怎么不好收下呢!”沈夫人嘴上虽如此,眼睛却未离开。

彭雪柔与王倩盼相视一笑,王倩盼微微咳嗽一声,让沈夫人收回目光,“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等一日她入了我们家门,这些好东西还会少?”

“什么?什么入门?”沈夫人一头雾水,一时不解。

王倩盼起身拿起那件黑狐大氅,递给沈文佳,继而道,“是我一时嘴快,漏了嘴。我祖父有心撮合我哥哥和沈姑娘。”

一旁的沈文佳也是一头雾水,刚准备出声,却被一旁的彭雪柔忙拦住,给她使了个眼色。沈文佳这才知道,原来她们二人冒雪前来,又打着王卿仁的名头送如此厚礼,就是为了让沈夫人不敢再轻视自己,也不敢再动指婚亲的心思。

想到此处,沈文佳甚是感激她们竟然为自己用了这样多心思。

王倩盼知道按这位沈家主母的性子,定会有许多借口将这件大氅夺取,自己自然不肯便宜了她,又道,“祖父信中,这些薄礼都需亲自交到沈姑娘手里,因此我不敢耽搁。虽然下着雪,也赶忙送来。尤其是这件大氅,祖父格外叮嘱要亲手交给沈姑娘。”

瞧着沈夫人失落的神情,王倩盼浅笑,心里想着,自己搬出祖父王卿仁,料这位沈夫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贪了这些东西。不过日后拿些金银珠宝只是难免,不过拿些财量解决沈文佳的烦心事,也不算吃亏。

沈夫人瘪嘴,看了一眼沈文佳,“一个丫头收如此厚礼,怕是不妥。”

“这是王老大饶心意,沈夫人就不要替姑娘推辞。”彭雪柔捂嘴笑道,“若日后沈姑娘真能入王家的门,嫁给我表哥,做我表嫂子,便是赐缘分。到时候送礼,便不是今日这样简单朴素了!”

王倩盼在一旁想着,哥哥你千万别介意拿着你的名义去骗人,这是在助人,是好事。

沈夫人甚是开心,想着若能与王家结亲,那些老爷同僚的夫人们又怎能与自己相提并论!于是笑眼望着沈文佳,“你这孩子刚站在风口上,还不快去喝碗姜汤,若真病了,我这个做娘的岂不心疼!”

一时间沈文佳受宠若惊,这位幼时无视自己,后来敌视自己的的夫人,突然自认是她的娘?不过沈文佳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她的虚情假意。

不过这也不错,起码能免除这些日子的烦恼。

王倩盼与彭雪柔见此,也就告退,沈家夫人送到门口,直到马车消失在街角,这才收回目光,一脸笑容灿烂的往回走。

正巧遇到沈理约了人喝酒,正准备出门,“娘,你今这么开心呀,有什么好事情?”

“自然是好事。”沈家夫人又道,“想不到沈文佳还有点用处,狐媚样子还挺勾人。”

沈理眉头一皱,“娘,你怎么能这样姐姐呢!”

沈家夫人转念一想,又笑着自言自语道,“不过她能给我拿回一大笔聘礼,又能结个好亲家,我不算亏。”看着沈理准备出门,又道,“现在正在下雪,你还和哪个狐朋狗友出去?”

沈理见此,连忙逃走。

彭雪柔原本就有些咳嗽,今日下着大雪又在外头呆了许久,回到别院咳嗽就加重。

如水早已经准备了姜汤,两位姑娘一回来就让她们喝了一碗,给她们换了新的暖手炉子,又忙将屋内的火炉子烧得旺些。

彭雪柔倚在榻上,有些憔悴。

“是我心急了些,连累你受冻。”王倩盼见着她如此,自然很是心疼。

彭雪柔浅笑道,“是我要去沈府,让姐姐陪我去,怎的是你连累我?咳咳咳,不过今日真是痛快,我向来不喜欢拿身份去炫耀什么,今日才知道其实也挺有趣。还是姐姐出的主意好,也算是帮了文佳的忙。”

“雕虫技罢了。你,等哥哥回来,知道我们给他安排了一个嫂子,会是什么反应?”王倩盼笑着,想到此处觉得十分有趣。

“自然会我们瞎胡闹。”彭雪柔又轻微咳了咳,“不过咱们这样做,若旁人信以为真,会不会给文佳带来困扰?”

王倩盼捂嘴笑道,“哪有什么真?咱们一没有拜帖,二没有媒,自然是口无凭。不过是送了件大氅。若较起真来,事实便是沈家夫人想攀亲戚,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彭雪柔想到一事,正坐在榻上握着王倩盼的手道,“长公主和谢灵东三月大婚,姐姐,你告诉我,你对谢灵东真的已经没有丝毫牵挂了吗?”

“向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虽因为他落寞了些日子,但我并不是固执的人,不会一直困住自己。”王倩盼低声道,“谢灵东并非池中之物,但他也许并非良配。但是这话,我不便给清嫣听,此刻她也听不进去。我只能希望是我多心。”

“有什么问题么?”彭雪柔眉头微皱。

王倩盼见之如此,浅笑,“你不会认为,是我因为嫉妒,所以才这样吗?”

彭雪柔正色道,“姐姐是个怎样的人,旁人就罢了,我又怎会不知呢?我虽然也瞧不上谢灵东未有与族人同生共死的壮士之骨,但只论手段与才华,日后想必有所作为。如此之人,也算良缘。”

“是,他非池中之物,必将有所作为,这一点我也相信。”王倩盼点点头,“只是对于清嫣而言,夫君是否有才干是一回事,是否真心疼惜她又是另一回事。我若想得复杂些,也许谢灵东是在利用清嫣长公主的身份,让自己在安都立足。”

彭雪柔想着当时谢灵东搬出别院,住进晋王府,的确非常迅速,只有又有疑惑,“若果真如此,晋王以及帝王怎会看不出这一层?要知道清嫣可是帝王亲封的长公主,又是晋王的嫡长女,他们若知道谢灵东是借着攀附长公主立足,岂会容他?”

“帝王有心重用谢灵东,是为了安抚世家之人,也是为了招揽其他世家之人。”王倩盼眉头紧锁,“让他们二人成婚,对于帝王而言只有好处。至于晋王,他就算不有所不愿,又怎能抗旨呢?”

彭雪柔听到这话,有些惊讶,“若真如此,清嫣岂不是帝王与谢灵东相连的一个棋子?难道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么?”

“对于帝王而言,看重的是朝政,而不是血脉亲缘。”王倩盼叹气道,“不过,这一切只是我的猜测,也许是我想多了。你也知道,自千秋之宴以来,我每日都这般胡思乱想的。”

两人正着话,如月掀开帘子进来道,“袁公子来了。”

彭雪柔捂嘴笑道,“这位袁公子倒来的勤快。”王倩盼瞪了她一眼,对如月道,“外头下雪呢,快把人请进来,别冻坏了。”

袁安怀进门解开披风,又在火炉子跟前站了一会,去了去身上的寒气,这才与她们话,“我瞧着下雪了,气又冷,担心彭姑娘怕寒,就找了些人参滋补之物,连忙送过来。”

王倩盼拿他打趣,“我二哥不在,你整日寻些药材送来,是何居心?”

“不敢,不敢。”袁安怀看了一眼彭雪柔,道,“景德兄出征前,格外叮嘱我彭姑娘身子弱,让我照顾些,所以我才……我对她绝对没有非分之想!”袁安怀看着王倩盼,很是正经的解释。

一旁的彭雪柔捂嘴笑道,“那你是对谁有非分之想呢?”

王倩盼笑着瞪了她一眼,“吃你的人参去吧,还这样多话!”

袁安怀又那处一幅画,递给王倩盼道,“今日初雪,想来你若外出赏雪,但是外头寒地冻的,又不便出门。所以好不容易找到这幅画,送给姑娘品鉴。”

缓缓展开画卷,竟然是《渔村雪图》。卷尾有提诗:“已觉冷风拂面浦,又如湿气生银田”。其画以粉为雪,树头、芦苇、山顶用微量金粉渲染,又亦破墨晕染,观之可见雪后初晴的轻丽阳光。

王倩盼细细看着,甚是欢喜,“你又是从哪里寻来的,这可是很难得的古画。”

见她目光不曾从画中移开,袁安怀便知道她很喜欢,也不枉费自己寻了许久又花了重金从一位富商手里购得,但是也只是道,“一日闲逛画店瞧见了,顺手就买了,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迹。”

“哪里的画店竟有如此画作,下次你带我去。”王倩盼甚是开心,仔细瞧着画,竟没有察觉自己言语的失态,“你瞧,这用粉用墨的手法很高超,这幅画就算不是真迹,也必然是出自高人之手。”

彭雪柔捂嘴浅笑,看着王倩盼与袁安怀二人,不知怎的,竟然觉得他们二人站在一处,有种岁月静好的模样。

“你近日在忙些什么呢?”王倩盼放下手中的画,让如水搬来凳子。

袁安怀坐下,接过如月新沏的茶,道,“以往我奔走于各地之中,难得闲下来。这些日子得空,正在整理一本书籍。”

“书籍?”王倩盼一愣,很是好奇,“什么书籍?”

“一部囊括下山水走势,人情风貌的书籍。”袁安怀喝了几口茶,见王倩盼似有心,于是道,“你对这类书籍也有心?”

一旁的彭雪柔笑道,“盼姐姐家收集多少书籍,就连多年前的县志也是有的!你若想写成此书,还真的向盼姐姐讨教呢!”

“你别听我这妹子瞎。”王倩盼浅笑着对袁安怀道,“不过你若需要,尽管来找我便是。不过这类书籍若想成册,并非易事。”

袁安怀忙道。“其实本书已有大概。我曾在南方一座寺庙中遇到一位高僧,他自幼入佛门,师父教导他需游历山川,看遍世间疾苦,方能修道。因此,他用了近乎二十余年,踏遍数千座山峰,数百条河流,见过各地之人、之貌、之风景,他用书籍记载一路所见。那日我有缘与他相见,相谈甚欢。高僧得知我也喜欢游历山川河流,便将自己记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的书全给了我,希望我能够完善它。这些年,我也只能是完善它,却不敢是我自己所作。”

王倩盼点点头,道,“既然是这位高僧的心血,你便好生完善它,若有什么需要问我,尽管来找我便是。”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