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五年(958)正月初一,柴荣在楚州城下过春节,接受群臣的朝贺。
柴荣发表了新年致辞,随后亲自到楚州水寨前线视察,鼓舞士气。楚州水寨里建有了望楼,高百余尺,这是水寨的制高点。柴荣在距离它二百余步的地方停下,与身边诸将商量攻克它的办法。
这时候,楼上的守卒也看见了柴荣。守卒对柴荣破口大骂,此君嗓门甚大,所言甚三俗,把柴荣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个遍。
柴荣大怒,命人将其射杀,然而那人在二百步外、百余尺高的楼上。
当时,一步约等于五尺,一尺约等于0.33米。一百尺就是33米多,十层楼的高度,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所以这里的百余尺很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射手与之水平距离300多米却是不争的事实。300多米远,近十层楼高,鲁班看了会沉默,后羿看了会流泪。
后周射手皆不能及,那厮见状更加肆无忌惮。
这时候,柴荣忽然想到一人,此人正是国服射手——马仁瑀。
马仁瑀自幼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是所有“差生”的祖师爷,是问题儿童的教主、偶像。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被父亲送到正规学校学习,结果他旷课逃学,被校长开除学籍。父亲无奈,只能将他转学,送到了民办学校,本书开篇就讲述过唐代“六学二馆”的教育体制,民办学校基本就是“扫盲班”,教学的最高目标就是认识几个常用字而已,全部的教材通常只有一本,比如朱温的父亲只会教“五经”,故人送外号“朱五经”,而马仁瑀来的这所民办学校,则只能讲授《孝经》。
父亲不求他能金榜题名,只求他能认识金榜上的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