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69章 一切正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学新把“歼1”的编号给了“拉5”,毕竟“拉5”是八路军能自产的一款战机而且在战争中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史上“歼1”是“拉9”,又有种说法是我国自行研制但没能成功的“歼教1”,还有可能是两种都有……毕竟“歼教1”只试制了3架项目就中止了。

“歼3”和“歼4”是“米格9”的改型,只用于实验未批量列装。

网上之所以会将“歼4”误以为是“米格15”,是因为自媒体想当然的认为“米格15”是“米格9”的后期型,它更先进,因此“米格9”的改型应该是“歼2”、“歼3”,而“米格15”应该是“歼4”。

实际情况是这编号是按引进时间给的。

华夏在志愿军战场上因为战争的需要先引进了“米格15”并投入战场,在部份区域保护志愿军战场的后勤运输线,也就是着名的“米格走廊”。

这时不可能知道后续要引进多少前期型战机吧?

而且也没必要,于是就给了“歼2”。

之后我国军工为了能自产米格系列战机于是就引进了前期型米格9的改型研究,给的编号是“歼3”、“歼4”。

然后我国自产的第一款战机“歼5”才闪亮登场(仿制“米格17”)。

“歼5”在当时相当先进,全球都没有几款能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但华夏却拥有一款而且还能自产。

只不过之后跟毛熊关系变差之后没能继续往下发展才逐渐落后。

由此可知“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话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军工方面无论什么都需要自己积累人才、技术和研发团队而不能单纯的依靠引进。

否则,一旦出现利益关系就很容易受人制约并且也无法往下发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