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当圣马可号上的高官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老弗朗切斯科舰长身上时,他又一次找到了几年前在里雅斯特号巡洋舰上的感觉,他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的小伙子们表现相当的不错,但是大家可别忘了我们的圣马可号是条1905年开始建造的老船了,现在可怜的圣马可只能勉强跑到16节。我相信今后我们在战场上不会遇到这么慢的对手吧?”
“可是我们的航空鱼雷有40节的度,除了法国人的那几条驱逐舰,可没有几条船达到这个度!”一个反驳的声音响起。
对于反对的声音,老弗朗切斯科早有准备,他马上回敬道:“是的,但是尊敬的将军请您别忘了,高一点的度就意味多一点的逃生率。如果我们现在的圣马可号可以像刚下水时那样跑21节,我相信今天我至少还可以躲掉一半的鱼雷。”
“但是,我尊敬的船长,您别忘了我们英勇的鱼雷机可以抵近到500米的地方射鱼雷,没有哪条船可以逃脱这样近距离的雷击”看来那个声音依然没有善罢甘休。
“你是说包抄我舰左舷的四架鱼雷机?”老弗朗切斯科看了看那位胸口挂满勋章的将军,然后说道:“我猜您一定没在鱼雷部门呆过吧?您一定不知道鱼雷攻击并不是越近越好吧?鱼雷刚入水时并没有在定深器设定的深度航行,它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深度。如果鱼雷投放得太近,鱼雷就会因为来不及调整深度而先击中目标,就像击中我们舰的那条鱼雷一样,砸出一个大水花。”
经老弗朗切斯科一提醒,在场的“老鱼雷们”马上明白过来。海军平时的雷击演练使用的都是操雷,在训练中操雷的航行深度会被设置成过靶船的吃水深度,因此鱼雷并不会击中靶船,而是从靶船的底部穿过,由靶船水手判断鱼雷是否命中。而操雷的战斗部里面主要装液体和排水装置而不是战雷的炸药,当训练结束后,液体会自动排出,使鱼雷自动漂浮到水面上来,由捞雷艇捞回以便重新使用。小墨索里尼投下的鱼雷显然还没有到达指定的深度就与靶船相撞,这样会撞坏操雷。(当时一枚鱼雷的造价要上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战斗机,可是金贵的很)而在实战中,太近投雷,会削弱鱼雷的破坏力。在1941年5月24日追歼俾斯麦的战斗中,胜利号航母放出的鱼雷机,就因为投雷太近导致鱼雷在没有下潜到足够深度的情况下就撞上了目标。结果鱼雷击中了俾斯麦厚重的主装甲,而不是下面没有防护的舰体,使得俾斯麦得以暂时逃脱。所以,一般鱼雷军官都知道雷击并非越近越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