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九章省后宫万人方有科学院恢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八月,关中热浪散去,没能清爽几天,便又刮起了狂风。

杜甫作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书中情景描写的还是大唐气象,在汉末,这个生产力更为低下的时代,百姓的生活其实更为艰苦。

关中、并州,在张瑞的强力推动下,曲辕犁、钢铁农具大为普及,改种小麦之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紧追大唐水平。

于是张瑞便趁这个稍微安宁的秋天,将目光转移到了工业生产上。

工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差别最大的便在于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以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始的标志。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

民间“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情况,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为了提高纺织技术,张瑞此前数次下令科学院参与研究。

尤其马钧,被张瑞抱以厚望,令其回归老本行,专思织绫机改进工作。

绫是丝织业的一种,“绫罗绸缎”都是丝织品,其主要区别在于纺织时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即工艺和纺织难度略有差别。

早在河东时,民间就将工艺改进到了三十蹑织绫机,纺织速度提升了近乎一倍。

但织绫机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八月中旬,张瑞趁天气晴朗,离开长安城,在大量锦衣卫的拥簇下,抵达渭河河畔。

科学院最新的院址就设在渭河之畔。之所以未设在山脚下,更多考虑的还是利用渭河充沛的水力,以及便利的水运。

科学院占地数千亩,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首都大学,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规格宏大了。

在科学院内,教习、助教、仆役、力士、以及工匠多达两万余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