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四年四月二日,安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张守珪奏请斩之。
临近午时,鼓声雷雷。
安禄山被捆绑于刑场之上,眼看一眼富贵就要落成空,看着上为人间洒下无限温暖的骄阳,安禄山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看到张守珪在一干将领的拥簇下踏步而来,安禄山如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的大声疾呼:“大夫(张守珪官御史大夫,御史大夫的品级在节度使之上。)不欲灭奚、契丹耶?奈何杀禄山?”
张守珪喝道:“你这杀才,轻敌冒进致使我军损兵折将功亏一篑,今斩你这猪头,你还不服?”
安禄山泣道:“义父,禄山自知罪孽,可禄山死不足惜,只恨不能跟随在义父身边为您分忧,为您杀敌报国。禄山恳求义父准许戴罪立功,杀身成仁!”
看着这个其胖如猪善揣人意又骁勇善战的义子,张守珪也很是念其才,于是就有些迟疑。
安禄山善于做人,幽州军中得起好处者不计其数。手下将领高尚此时见张守珪面露不舍,就单膝跪下,呼道:“请大帅刀下留人,准许安将军戴罪立功!”
有了带头人,大半将领呼啦啦的全跪下大呼:“请大帅刀下留人,准许安将军戴罪立功!”
本就不想斩杀安禄山的张守珪顺坡下驴,亦惜其骁勇,乃改执送京师。
等安禄山被押解到了洛阳,论其罪时,张九龄率先奏道:“陛下,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张大夫军令若行,安禄山不宜免死。”
张九龄此言还是疑心张守珪包庇安禄山,毕竟是其义子以及看重的心腹爱将。
本着对手支持的自己必定要反对,对手反对的自己则必定要支持的原则,李林甫奏道:“陛下,安将军一路所向披靡眼看就要毕其功于一役时,突厥人主力杀到。况且事先没有得到一点关于突厥人参战和布下的陷阱消息,安将军此败非战之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