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开元二十五年的三月,本是春意盎然的好时节,也是万物复苏开始播下希望的时节,可就在这个无限美好和希望的季节里,大唐却迎来了多事之春
先是为人方严,然亦工文辞的广平郡公,与姚祟并称的宋璟辞世,接着是契丹人再次犯边,好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反应敏锐,亲率大军北上在捺禄山打破契丹人。
此战,张守珪的部将营州都督安禄山一雪前耻,立下大功,得到了节度使张守珪的赞赏,一时风头无两。
而节度使张守珪也凭借着此战奉命亲往东都献捷,被李隆基以“藉田“吉礼会见,不但下令准许臣民会聚饮酒为乐,还让张守珪回宗庙饮酒庆功祝捷。
张守珪一战破敌,正雄心勃勃要当千古一帝的李隆基龙心大悦,亲自赋诗推崇张守珪,封张守珪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并赐予金银彩绸等奖赏。
就连张守珪的两个儿也子因此授予官职,并在幽州为张守珪立碑记功。
吐蕃自从在开元二十二年于洛阳军营败于张博,立下誓言三年内刀枪不入唐境,两年来却是也做到了这一点,因此,两国边境保持着相对的和平状态。
吐蕃与汉树栅为界的地方,设置了守捉使。为了两国能够继续和平相处,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就于前年遣使吐蕃边将乞力徐,建议两国既然通好,已无战事如同一家,又何必更置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
吐蕃守将乞力徐和崔希逸打交道多年,对崔希逸很是信任,但还是回信道:“常侍忠厚,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不备,悔之何及!”
崔希逸为了取信乞力徐,先撤去了己方的一道防御,于是乞力徐信服,双方刑白狗为盟,各去守备,至此,两国百姓自有出入耕作放牧,更显交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