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长安城已经是秋风萧瑟寒意渐浓了,三场大败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让长安城仿佛提早的进入了寒冬。
朝堂之上,不但是李林甫的爪牙在主子的授意下,就连李林甫、陈希烈、工部尚书杨慎衿、户部尚书张筠等高官重臣都亲自出班,纷纷谴责杨国忠误国,南诏和安西的两场惨败都和杨国忠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群臣激愤之下,而且李隆基也考虑到南诏投靠了吐蕃,这对大唐来的确是非常不利的,不管如何总是要追究杨国忠的责任,否则于情于理都不过去了,于罢免了杨国忠除兵部尚书之外其他全部职务。
紧接着是如何处理后续事件,这才是重中之重,经过一番紧急会议后,李隆基做出重大决策,罢免鲜于仲通的剑南节度使,并以隐瞒南诏反叛的罪责下狱问罪。
解除了高仙芝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接着接替鲜于仲通担任剑南节度使,主持对南诏用兵。
接着为了更好的整合西域用兵,依旧在安西节度府和北庭节度府之上设置碛西节度使。接着众臣又为这个权柄更大的碛西节度使的人选展开了争抢。
李林甫建议任命封常清为碛西节度使的意见没有通过,因为封常清为了解围碎叶城,接连两次被葛逻禄的首领踏实力有雾击败,退出了别迭里达坂山口,不过却让封常清转正当上了安西节度使。
接着有不少人也提出了人选,可是在应对目前的战局上都不是什么好人选。本身李隆基是中意哥舒翰去当这个碛西节度使的,可哥舒翰对安西局势不了解,要是平常倒也合适,只是现在安西经不起折腾了,最好是熟悉安西战事又有足够威望的人来当这个碛西节度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