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卷 收九鼎 第一百零六章 烽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离开北岳恒山,秦风三人便返回了浑源县,一路向西。

这是早已定下的路线,先登北岳,再去西岳,之后是中岳,南岳,然后是走一趟传说中的三山,最后再去东岳,如果走完一遍还是没能找齐九鼎,那就只能再去其他名山大川寻访了。

当初秦始皇筑长城以拒匈奴,而大同府则位于长城以北。秦风三人想要去华山,必然要越过长城。

同样因为挨着鞑靼部族的关系,大同府境内有很多烽燧,其中绝大多数又是半兵半民,战时为兵,闲时为民,有的耕地,有的养殖。

而现在就是战时,虽然蒙古骑兵绝大多数都在顺天府以东,可还是有小股游骑在这边扫荡,所以这边才是战事最频繁的地方。

应州以北二十里处有个烽燧,按照大明军法,每个烽燧里都有一个总旗的兵力,算上总旗官和小旗官,一共是五十六个人。

明朝的烽燧主要作用就是传递军情,所以烽燧建造的十分牢固,易守难攻。

哪怕只是一个总旗的兵力也足够防守上十天时间了。

而一旦有敌军入侵,烽燧就会再第一时间点燃烽火,传递军情。用不了一个时辰,军情就可以传递到千里之外。

如果附近的卫所反应迅速,一天时间就能赶到烽燧救援,哪怕反应很慢,最多三天也会赶到。

可是这个烽燧遇到的情况就有些特殊了,他们五十六个人已经在烽燧这边守了半个月了,依旧没人前来救援。

甚至连以往早该送到的军饷都没有按时到来。

此时外面有足足五百多骑兵包围,他们也不靠近,就在弓箭射程之外围着。

这里的总旗官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卒,三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却有五十岁左右的相貌。老卒姓陈,名叫陈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