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章 战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黄海海战后,清国、倭国一时间风平浪静。

清廷虽然愚昧落后,但也不是傻子,知道现在的平静是在酝酿一场大战。

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速谋战守。

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清廷集中兵力加强对辽东地区的防御,任命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北洋军务兼前敌各军总统;迅速募军30营;将集结于九连城附近鸭绿江右岸的81余营5哨,包括铭军、毅军、盛军、奉军及靖边军、芦榆防军、仁字虎勇、盛字练军及吉字练军、齐字练军、镇边军等计3.04万清军,分左右两翼防线,形成东起苏甸及长甸河口,西迄大东沟、大孤山,绵亘数十里的鸭绿江防线。

清政府在以重兵屯驻鸭绿江防线的同时,又陆续从各地抽调兵力,以充实山海关至奉天、营口一带第二线的防务。

可以说,清政府对鸭绿江防御战非常重视,抽调了大量兵力人力进行支援,后续粮草、枪支弹药也从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兵工厂中运向前线。

看起来,清军有和倭寇一战的能力,最起码不会像平-壤之战似得,全面溃败。

战前,光绪帝、翁同龢、李鸿章等主战派信心满满。

李鸿章上书,“北洋精兵连同各地方团练兵勇用力,决不让倭寇跨过鸭绿江一步。”

光绪帝回电,“大善。”

慈禧等主和派沉寂下来,甚至他们都觉得主和是不是错了。毕竟能打败倭国,也算是大清朝能名垂千古的重要功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