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卷 於越续章 第009章 冢斜古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冢者,坟也,斜者,古为宫人之墓。冢斜古村相传乃是夏王朝开国元帝大禹王的“禹妃”及后来越国王族宫人的陵墓所在地,禹王的一支后裔在此聚族成村,也是后来的早期越国初都,冢斜村名也由此而来。此地四周环山,北有秦望,南有龙山,西有象鼻,南有轰溪。舜江从村北来,环绕村东而去。

冢斜余氏先祖大禹,开创姒姓一族,后由禹王三子余(注释1)衍生出余氏一脉。村中八成以上为余姓,余氏是大禹的后人,相传大禹有三个儿子,三子名罕,赐姓为余,有几年涂山氏之意。整个古村,背靠大山,倚山坡而建,一条溪流环村流淌,小溪外是大片农田,南面也有青山屏卫。举目四顾,端的是银装素裹,风物相宜,令人眼前一亮。

村口不远处便是余氏宗祠,它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坐北朝南,有前后两进和东西看楼组成,内置一个古戏台,建筑考究,雕饰华丽,宗祠门口树立旗杆石,石里嵌着两根高大的旗杆,修长挺拔,直冲蓝天。祠前有照壁,一面写的是“本支百世”,另一面“源远流长”,是典型的祠堂格局。每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是村里就会在这里举行祭禹大典。

宗祠有前后两进,为四合院格式,祠堂前厅后面即是戏台,两侧为看楼。祠堂建筑也极其精美,格调典雅古朴,砖墙石柱,牛腿上雕刻着各式人物和狮子,造型独特,惟妙惟肖。正厅后壁为神堂,挂着明代状元兵部尚书余煌、清代河南布政使余柄焘,因其恩科殿试第八名,故称其为八老爷,以及民国时北京市长余晋龢等余氏先贤的画像,厅上有“明德堂”、“保厘东土”等匾额,这些古物保存下来已属不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