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唐朝时还有许多结婚的仪式很有趣,包含了浓重的民俗文化。
比如唐人风俗多春夏迎娶新人,腊月婚嫁则有规矩即新娘不能见姑即婆婆(唐时称公婆为舅姑)。
以及结婚当天,新人不能住进房子,必须住在屋外用青布幔搭建的帐篷,谓之“青庐”。
新人在这里面完成交拜仪式并过新婚第一夜。
在“青庐”内夫妇对拜,各剪发一缕置于锦囊,象征结发夫妻。
新婚后,女婿回门,拜见岳父岳母时,女方家眷亲朋皆至。
而且此时还有个好玩的游戏,那就是姑娘们用木杖、竹杖打女婿为乐,直到女婿被揍得晕头转向才罢休,这可被理解成是女方的示威:我们家闺女可嫁过去了,你看着办吧!
此外还有撒谷豆,古最开始代撒的是谷子、豆子,到经济发展后有了花生、桂圆等到了现代,撒的就是糖果、枣子、烟等。
以及跨火盆,此意为婚后红红火火。
传袋,结婚这天新娘要求“足不沾地”。
也就是在新郎家从家门跨火盆后,由布袋置于地上,新娘从布袋上走过。
走过的布袋移到前边,一个一个传递取“袋”“代”谐音,这有传宗接代,传代之意。
还有吃子孙饺子,这个饺子比较有意思,只有新娘有的吃,新郎没的吃。
而且这个饺子不是熟的,新娘一边吃,同时被询问“生不生?(饺子是生的)而新娘答“生”。
这个是取“生子”的谐音,讨个吉利。
此外,唐朝婚礼还有个新段子,就是“铺母卺童”,即在结婚前的一天,女方派一名资深的妇女到男方家“铺房”,并展示女方陪送的嫁妆。
这并非没有必要,唐朝沿袭魏晋余风,讲求门第高贵。
像是唐人薛元超曾说:“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