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章 古人的待客之道(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包括明代文渊阁大学士、琼山进士邱濬在家中举行家宴。

弘治皇帝躬行节俭,大臣家宴自然不得超标。

不过,这些丝毫不影响大家聚会的兴致。

同为内阁大学士、后任内阁首辅的刘健,“领导优先”,以邱濬家中的梅花为题口占助兴。

邱濬的门生谢迁、王鳌、陈繗也相继赋诗。

令邱濬颇为得意的是,时任翰林院检讨的琼山人陈繗一诗走红,“东风昨夜到天涯,玉种移来宰相家。不是此心坚似铁,雪霜枝上敢开花?”

赢得众人称赞,称其是“吾辈畏友”,学问令人敬重。

到了清朝,更有云茂琦制定了迎来送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平时就十分节俭,要求“家常飨饭,只一荤一素,非款客不添菜”,所辖官员有事下乡“宁忍饥渴,断不受供应酒食”“出门亦不用茶担”。

而且还规定了每逢盛节诞辰,不演戏,不宴请。

从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并未影响他和客人的关系,每次迎客时,话题也颇多,“叙寒暄外,或讲论为人,或询采风俗,或谈居官事宜,或询自己过失”。

至于农家待客的话,则是尝尽农家乐。

像是明末清初的岭南才子屈大均,曾撰诗《阳江道上逢卢子归自琼州赋赠》,记录下了海南村民接待其友人的方式,“尔去观风土,身先入众香”,“首夏过琼甸,槟榔得食花。螺杯川上拾,捻酒洞边赊”,并兴致勃勃地追问友人“调酒黄獐血,君曾尽几杯”。

瞧,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喝农家酒、赏农家花,即便是海南古代村民的农家乐,本身亦是一幅诗意盎然的牧耕山水图呢!

的确,民风淳朴如斯,难怪众多来客,如清朝崖州学政、广东顺德人陈金锡,就直把此乡当故乡,“槟榔花放色更新,燕子呢喃亦可人。我正送春春送我,不知谁主与谁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