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对于陈宁甫《两无功》一剧提出「关目奇」的评词,可视为关目美学中新颖奇特一项的萌芽。
到明代王骥德以「勿落套」作为剧作家作剧时的提醒指点,前者以正面方式期许戏曲创作当力求新意,后者则以告诫姿态指出剧情写作当避免落入窠臼。
其后戏曲理论史上剧论家亦多留意到戏曲剧情创作需力求新颖避免陈套的审美观点。
明代传奇戏曲最为后人所批评之处其中一点也是在于情节设计容易陷入一定的范式。
常见模仿盗袭之处;例如梁廷枏《曲话》对于《怀香记》与《焚香记》部分情节段落的设计有这样的批评:「《怀香记》〈佳会〉折,全落《西厢》窠臼。」
又「《焚香记》〈寄书〉折,关目与《荆钗记》大段雷同。金员外潜随来东,孙汝权亦下第留京,一同也。
卖登科录人寄书,承局亦寄书,二同也;同归寓所写书,同调开肆中饮酒,同私开书包,同改写修书,无之不同,当是有意剿袭而为之。」
其所评指详确允实,两部戏在该段情节单元中确能看出极为类似的影子。当然,这亦可见剧作因情节设计新颖脱陈而受到肯定的,如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评《蕉帕记》:「无局不新,无词不合,龙骧、弱妹诸人,以毫锋吹削之,遂令活脱生动。」
吕天成《曲品》评汤显祖《还魂记》:「巧妙迭出,无局不新。」
《绣繻记》:「情节亦新」此亦意味着六十种传奇剧作仍多可见创新情节之作。
从情节单元的角度来检视,六十种曲对于情节类型的运用,无论是用以交代剧情演进情形的关键情节或作以补衬调剂的非关键情节,确实都存在着高度的重复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