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无论是汉魏六朝还是唐宋明清,文人们皆自觉地表达着对“死亡”的深刻体会。
猿、狐、蛇、鱼??老精物怪都是作者对时光嗖忽间生命消蚀、万物老朽的深刻体会之后的形象表达,孤魂陋鬼则是对生死苍茫的终极体验的艺术变形。
只是素来含蓄的中国人不喜欢直面言辞,而是把这一种复杂、苦涩的感受婉约地倾吐于虚幻的文辞字句之间罢了。
西方现代人也讲求对现实苦难和死亡的体验,存在主义哲学就把死亡当作确定人生意义的一个前提。
他们认为,死亡是确证存在的终极尺度,正是人们肯定并认识到了死亡的真实存在,人生的选择才有了重要性,人生也因此而有了价值。
“正如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说的那样:‘单从形式方面看,人的个体生存已经就是现在不停地转入逝去的过去,不是一种慢性的死。
并且如果我们现在从形体方面看个体生存,那么很显然,和大家知道我们(身体)的走着走着只是经常拦阻了的未即跌倒一样,我们肉体的寿命(活着活着)只不过是拦阻了的未即死亡,只是延期又延期了的死亡。
最后,我们精神的活跃也只是不断被推迟了的未即闲着无聊。
每一口气都在击退时时要侵入的死亡。
在每一秒钟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和死亡进行着斗争;而在较长间歇之间则以一日三餐、(夜间)入睡、(时间)取暖等等为斗争方式。
到了最后必然是死亡战胜,因为我们的诞生就已把我们注定在死亡的掌心中了;死亡不过是在吞噬自己的捕获品之前(如猫戏老鼠),逗着玩耍一会儿罢了。
在这未被吞灭之际我们就以巨大的热诚的想方设法努力来延长我们的寿命,愈长愈好,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然而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