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恋,守此一方!歌讫,再拜,化为老狸而死。”
这那里是怪,分明是作者于纷乱俗世中顿彻人生,在幻想王国里实现了自身内心狂欢的再现。
这狂欢中,有处世的荒唐、坐标的失陷,更有生存意义的幻灭、生存价值的否定。
最终于心灵涤荡下的感思只是“生虽可乐”而“死必不伤”这一人生之“大丑”境界。
这是个“怪”的死亡,却道出了人的悲剧性。个个精怪皆畸形,处处怪行皆鄙陋。
污秽、畸表、鄙陋、卑劣充斥故事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人生的悲苦、境遇的荒诞。
文中“得镜”、“失镜”攸忽之间,更给人一种命运无法把握之感,人生皆是丑恶之叹!
佚名的《补江总白猿传》描写南朝梁将欧纥寻找被大白猿盗取的妻子,众人设计,最终杀猿救妻。
这篇小说虽以欧纥为主要人物,写寻妻、救妻事。
但从审丑眼光来审视小说,此文章闪光之处则在于:成功地刻画了“大白猿”这一精怪“丑”形象。
它不但面貌丑“遍体皆如铁”,“旦盥洗蓍帽,加百袷,被素罗衣,不知寒暑。遍身白毛,长数寸。”
而且行为鄙劣,“饮食无常,喜啖果栗,尤嗜犬,咀而饮其血”,“夜就抢掠妇人三十多人,诸床嬲戏”。
这样一个形貌丑陋、行为鄙劣的丑怪,世人皆欲杀之而后快。于是欧阳纥利用其弱点(“遍体皆如铁,唯脐下数寸,常护蔽之,此必不能御兵刃”)缚而杀之。
然而通读文章之后,并没有给读者一种除患得妻的快感与欢娱,留下更多的则是一种审丑后的复杂情感。
猿怪有气节,当它被刺脐,血射如注时,大叹咤曰:“此天杀我,岂尔之能。”这是一种在命运面前不屈不折的气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