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七十七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至于《三国演义》的道德悲剧的话,罗贯中在艺术地表现三国历史的时候,把满腔热情倾注于失败的刘备集团一边,这主要不是他的正统思想在起作用,而是他的道德标准在起作用。

他把刘备集团当作仁义之师,而把曹操集团作为恶德的渊薮。于是,仁义等伦理观念与奸诈邪恶的人格对抗,便构成作品主要的悲剧冲突。

刘备是仁君,诸葛亮是贤相,关羽是义士,他们“把民族性格中分散在许多人身上的品质光辉集中在自己身上”,体现了封建社会人民向往的人格理想及作者的道德观念。

像这样以榜样力量和道德感召团结起来的仁义之师,当他们与邪恶势力及严酷命运抗争时,应该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刘备集团失败了,理想人格毁灭了。

曾经寄予希望的,都一败涂地;曾经着力颂扬的,都最终覆亡。这样难以接受的结局,使人们心理失去平衡,也引发人们去思考、去探索造成悲剧的原因何在。

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历史颠倒的悲剧,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离理想的尧舜时代,离强盛的秦汉时代已经很遥远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作者探究道德悲剧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三国人物在道德与政治的夹缝中产生的人性与人格的分裂。

可以说小说中刘备是“仁君”的典范。

作者把不符合“仁君”形象的史实如“怒鞭督邮”等情节作了改动(从刘备身上移植到张飞身上)。

把一切符合仁君品德的故事加以渲染扩大,加以集中。

作为“仁君”的刘备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待人以宽,爱民如子。

推行仁政,与民同甘共苦,躬行仁义,胸怀大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