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十三章 制度大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杨树林抱着果汁回到会议室的时候,他发现老师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关于杨树林的教学改革的方案的可行性。老师们发现,只要按照杨树林提供的方法去执行,学生的学科素养应该能有所提升。

理越辨越明,各学科组坐在一块开始叽里呱啦的讨论起来自家学科应该如何构建知识理论体系,如何给学生列出最专业的提纲。

剩下的事情就是老师们负责整合教材,提纲挈领地指出学生们在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三才实验的老师和学生比例是一比四,一百多个人教四百个人绝对富裕。一般有一百来老师的学校,学生数量都得在四位数以上。

数、语、外老师每天只有一节课,政、史、地、生每周只有一节课,物理化学每周两节课,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在课下的准备必须要充分。老师教的必然是学生需要学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老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平台。

杨树林提出的构想是--打造三才实验学生线上平台。学生通过自学、自考之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学生可以在该学科老师上课之前给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而专业化的点拨教学。

总结起来就是两大原则:针对性、时效性。老师上课不讲废话,那些学生可以自己学会的基础知识全都滚回去自学。老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最绝的是,杨树林要求老师只能回答该模块成绩为A、B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达不到这个标准你连提问的资格都没有。

不是杨树林不近人情,而是有些学生习惯性偷懒--他在知识半生不熟、一知半解的时候提出大量问题让老师解答。这样一来会大量占用其他学生的提问时间。然而他们提出的“大傻子问题”很多人都懂,这样一来又浪费了其他人的时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