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章 谢驰论辩树威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石猛这话一出,其余的人全部炸了锅,一个个地都想跟谢驰好好地论一论,谢驰心想,这么多人站出来跟我论理,这可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来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公诸于众,争取大家的支持。二来可以跟那些人争一时之短长,为自己树立威望。

谢驰心里一点也不着急,他想等等在场的所有人一个个地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再一一驳斥。结果那些人虽然你一言我一语,无非就是强调三点:一是那些读书人是迫不得已才与蒙古人合作的;二是他们认为中原的这些汉人们肯定会前赴后继地参加反元起义;三是他们过于乐观,特别是以石猛为代表的几个人,认为只要有人举起反元旗帜,汉人们就会倾尽所有地去支持,特别是那些大商人。

谢驰等他们把想说的全部说完了,才开口道:“针对第一个问题,读书人是不是真正地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与蒙古人合作,这很值得商榷。因为自古就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说法,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人,最期待的就是金榜题名之时,蒙古人时隔那么多年,终于同意开科取士,对那些读书人来说是机遇,他们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金榜题名是他们学问做的好,如果蒙古人不愿意开科取士,他们的努力必然会付诸东流。所以他们对蒙古人是心怀感恩的,读书人最容易用知遇之恩来说事,更容易用这个来感动自己。例如西夏国开国君主元昊就曾在汉人中给自己挑了一个军师,此人就是张元。张元为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本姓张,名不详,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在北宋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决心叛宋投夏。大约在宋仁宗景佑年间,也是元昊建国前的广运、大庆年间,与好友吴昊(真名不详,原姓胡)听说元昊有立国称帝大志,就来到西夏,此时才改名为张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为吴昊。二人在一家酒馆里,终日饮酒,并用笔在墙壁上写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巡逻者见到后,知道他们不是夏人,将他们拿下送予元昊。元昊问他们为何触犯其名讳?(时元昊尚未改名为曩霄)为何进入夏境?二人大声说:‘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后受唐朝皇帝赐姓李和宋朝皇帝赐姓赵,可谓一人多姓)元昊听后非常惊奇,就释放了他们,并且委以重任。二人投西夏以后,其家属被宋羁縻随州的时候,元昊派间谍矫宋朝的诏令释放他们,人未有知者,后乃闻西入临境作乐,迎此二家而去。入夏后颇得信任,元昊称帝建国后不久,即任命张元为中书令,后来吴昊也被重用。在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的好水川之战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仅阵亡就高达一万多人,望着好水川内遍布的宋军尸体,此时已是西夏国军师的张元,趾高气昂地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同年官至国相。其素怀功名,以灭宋为志,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势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好水川之战后,张元建议元昊出兵渭州,待机攻取长安称。元昊采纳了他的意见,策划了定川寨之战,元昊那句‘朕当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豪气干云的通告,也是出自张元的手笔。难道这样的文人,我们不应该提防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