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宝在发表自己惊世骇俗言论的时候,“皇家卫岗学堂”内,谢岩同样面对数百新进学的学子大声道:“欢迎诸位考进学堂。众所周知,‘卫岗学堂’乃受命于陛下创立,凡完成学业者,皆为‘天子门生’,近年内,参加朝廷科举中进士者三人(王禧后另有两人),入官府为吏者,两百余人,入各商家、作坊任管事者近七百人,尚有学业优秀进入‘高级班’转为先生者三十人,在世人眼中,可谓成效斐然。果真如此吗?非也!因吾眼中之学子,当上可报效朝廷,下可为百姓谋福祉,而非仅仅光宗耀祖。”
谢岩这番话,并不是随口说出,而是在事先精心准备过。
在唐人眼中,实际并无多少国家概念,更多是“家国”思维,也就是说,“家”或者家族利益,实质是高于国家利益。为国征战也好,读书入仕也罢,根本目的都是为家族与个人谋利,以实现“光宗耀祖”和“青史留名”。
但实际上,应该是先有国才有家,只有这个顺序对了,才能有国家的概念,因为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强大的国,才是所有人的“庇护者”。
所以,谢岩特意说出上述之言,目的就是告诉在座学子以及其他旁观者——“光宗耀祖”应为国家和百姓做事后得到的利益、名声,而不是根本目的。
谢岩说的非常隐晦,但仍然不乏有人觉得哪里不对,只是没等他们细想,却听谢岩又继续言道:“世人皆以入仕为荣,然朝廷官员有定数,即便胥吏亦是如此。或有问者,习得满腹才学,不能步入朝堂又有何用?吾不知当如何言之,然却可举例实证。其一,学堂‘高级班’有学子于进学中发现古之炼丹记载有‘火药’一物,精研之,近大成,于‘百济泗沘城’下施用,使本朝大军以微小代价攻破城池;其二,学堂有学子毕业后,掌大作坊,不仅年入千贯,且继续扩大,其作坊招募劳力,已近八百之众,貌似比起军中校尉,还要管人多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