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间言及“盛世”之论,哪怕最挑剔的文官们,也无话可说。
诚如皇帝说的那样,一个富裕、知礼且安宁和睦的地方,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符合圣人理想中的“地方大治”!也正因为如此,谢岩、冯宝二人屡次三番折腾新鲜事物,并没有遭受来自朝堂方面太大压力,除了皇帝支持这个因素外,政绩本身过硬,那才是最核心原因。
“卫岗乡”超过十年发展过程中,皇帝内府有钱了;每年上缴国库税收数十万贯,国家也多了一笔巨额财富;乡里养活了差不多十余万人口,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关中无地农人给朝廷带来的压力;更不用说“皇家学堂”倒腾出来那些闻所未闻的新东西,给百姓带来无数实际利益;而无论官员、世家、勋贵,也都在“卫岗乡”发展中,拿到了各自利益。
如文官集团,“卫岗乡”虽然拿回低级官员任命权,但始终接受吏部委派官员,差不多每一两年更换一批,已经事实上成为低级官员“实践培训”基地。
再比如大唐军方,那更是受益良多,从武器装备到军官培养,“卫岗乡”和“皇家学堂”正源源不断提供着,这对于军队实力而言,是一种保证。军方实力越强,对外征战胜算越大,自然在朝中,影响力也会更大。
至于勋贵、世家,从表面上来看,他们和“卫岗乡”并无太多关联,但实际上,活跃在乡里的各大商号、商贾、及来往商队,十中有七都是他们的代言人。频繁而交易巨大的商事活动,令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这还不算冯宝上一次的海外收益。
可以说,“卫岗乡”自建乡以来,大唐朝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皆受其利,不过收益多寡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