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车从凉州推广到三辅关中,整个关西地区都从中得利,有效减缓了旱灾的破坏。
此等影响农业的大事,自然被快马报入京师雒阳城。
马日磾、蔡邕、卢植等师长得悉此事,在京师的士人圈子里对牛平大加褒扬。
同时,牛平发明的“牛平磨”也从豫州传到了河南尹境内。
对外宣称以名将为目标的牛平,却是以知识渊博,善于治田而扬名京师。
以此势头,牛平成年之后,一个陇西郡的举孝廉是十拿九稳了。若非太过年轻,年龄不达标,就是举茂才都不足为奇。
袁逢、袁隗这两个三公大佬也注意到了牛平这个年轻人,将他的情况传回了汝阳县。
袁绍听闻牛平的事迹后,一边按照牛平的方法组织袁氏庄园抗旱,一边与众人商议,再一次提高了对牛平的评价。
袁绍特地嘱咐密友辛评,让他多与牛平联系,将其拉拢到身边,伺机发展成志同道合的同党。
这一次游历天下,牛平自己都未曾料到,最大的收获不是找到了几个未来的名将,而是在士人群体中立住脚,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牛平更没有想到的是,凉州旱情得以缓解后,也进而避免了蝗灾的出现。
因为大面积的田地干旱没有出现,所以蝗虫也只是零星出现。配合牛平推广的养鸡养鸭除蝗法,蝗虫很快就被消灭,田地里的庄稼安然无恙。
凉州百姓不明真相,把这些幸运都归于牛平的神奇,认为这个杀死白虎王的人是神仙下凡,有赈灾破厄的本领。
其实,之所以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是有科学道理的。
因为,蝗虫的生长习性就是将卵下在干涸的泥地里繁衍。
干涸裸露的泥地越多,蝗虫繁衍生息的空间也越大。当集中出现的蝗虫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变成铺天盖地,席卷一起的蝗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