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九十二章 压垮大宋中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宋朝时期的六百里加急,这只是一个大约数。

并非是绝对规定,每日须行这个数目,毕竟驿站马匹较少、又精贵,还有渡河、翻山等耗时路程。

从九陵塬阳凌苑出发,到第五天上午,范仲淹的奏章才抵达汴梁。

刚刚上任的参知政事晁宗悫、晁世良,恰逢他值守中书门下,略加浏览此奏章所言,其额头便呼呼冒汗。

均产二十多石之粮!

由十六岁小郎培植而出?范希文莫要诓骗天下……平复激动之色后,晁宗悫带着满满的疑虑,将奏章匆匆送达赵祯案头。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没有红薯收获之时的视觉冲击,赵祯并未有太多激动之色。

然则,此奏章不但是范仲淹亲笔所书,其下署名还有滕子京,以及高德仁、石炯言两位近臣,赵祯亦不得不信。

他眉头微皱,将信将疑道:“世良!希文谆谆君子,往日不曾海口。张远之更是神奇小郎……此番所言,可信几成?”

“官家!这个……”晁宗悫稍微犹豫,继而说道,“范希文称,红薯不日将送达陛下,不若观此物后,再做决断。”

“此言甚善!此奏留在我处,待见到红薯,再做署理、封赏。”赵祯点头说道,其后挥退晁宗悫。

又过了五日,四石红薯送达汴梁。

为了让赵祯重视起来,增加对产量的信服度,这些红薯起运之时,范仲淹还特地选取数十株,带着半截藤蔓运送。

有范仲淹的奏章在前,皇帝赵祯又极度关注,何况红薯产量若属实,必然会引发滔天巨浪。

不但是首知的晁宗悫,还有章得象等中书门下的大员,早已重视起来。

这些红薯一经运达,他们便集聚在一起,在中书大堂开启所有藤篓,判断红薯产能的真伪。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